前言

写这篇博客主要还是想记录一下近期工作上的一些感悟,并试图从感悟中抽象出一些实用的经验。

最近一段时间换了份工作,来到了一个「我认为的」的「巨型」公司(一万人以上)。由于我以前职业经历大多是在中小规模公司度过,所以对于「高效沟通」这件事并没有太深的感悟。直到经历这段时间的适应,我才渐渐发现「高效沟通」是一件非常困难和重要的事情,其复杂程度远超技术。我现在倒不是特别佩服技术做得非常厉害的人,因为通过兴趣和勤奋,假以时日总能把技术做好。我现在最佩服的是那些技术做得非常厉害,沟通能力又特别杰出的人。沟通这件事可不是通过勤奋就能学到的东西。高效的沟通需要持续地观察和长期地体验探索,才能渐渐摸索适合于自己的道路。这是件因人而异且没有硬性标准的事情。

高效沟通的几个技巧

这是我从近期工作中总结出的几个技巧,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,更多的是个性化的经验(局限于工作领域)。

  1. 与人沟通前要先清晰彼此的诉求

    当你跟别人沟通或者别人找你沟通时,第一件事就是要先知道彼此的诉求。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效果,需要在沟通过程中不断确认(多问几个问题)以使大家都能了解双方真实的意图。当然,打烟雾弹类型的沟通就不在这个范畴之内。

  2. 尽量达成合作而不是内耗

    大型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,可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竞争和合作(比如当企业资源充足的情况下,有可能会实行不同程度的赛马机制)。有可能你正在做的事情,其他人也在做。这时候,你需要先搞清楚你们到底是不是在做完全相同的事情,亦或是同一件事的不同方向。如果大家都是在做同一件事,那么是不是可以探讨出合作的空间 ?毕竟大家都处于同一个利益共同体之下,合作的机会总是大于内耗的机会。如果大家可以探讨出一种合作的方式,并在合作中保持适度的竞争,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,何乐而不为呢 ?

  3. 及时当场总结对方的话并让对方确认

    这是我最近得到的一个很有用的技巧。因为在冗长的会议中,中心思想总是会变得非常模糊。这时候及时总结对方的话,梳理出要点,并立刻让大家确认,这对于大家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。

  4. 当场多提问题,哪怕问题显得自己很无知

    由于文化问题,中国人对于提问这件事总是显得不那么积极。尽管孔子在千年前就说过要不耻下问,但是在实际经验中,大家还是耻于下问者居多,尤其在权威面前。遇到一个事情就是:会议上大家一片和谐,「似乎」理解了某些领导者的意图。但实际上大家私下沟通,发现问题重重,以至于会延误整体项目的进度甚至偏离最初的方向。那么为什么当时会上就不立刻表达出自己困惑和疑问呢 ?经历过这个教训后,我立志当一个别人眼中的笨蛋尽可能当场表达自己的问题,哪怕这个问题显得自己很无知。多问问题不仅可以帮别人梳理脉络,也可以让自己更好地理解对方,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?

  5. 学会向上沟通

    向上沟通的技巧就在于你要理解上级对你以及对组织的期待。这个上级不仅仅是你的直属 Leader,也可以是各种间接 Leader。当你不清楚上级到底想让你达到一个什么效果,尽快开展一对一的沟通,避免让一些不必要的困惑演变成无谓的矛盾。

    向上沟通不等于所谓的 “跪舔”(不过我确实在这个公司看到不少这种令人极度恶心的事情),更多地是强调主动的双向沟通,当沟通无法有效推进,那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

  6. 大家都不是笨蛋

    这句话其实很适用于技术人。技术圈和文人圈很像,相轻是常态。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,大家都不是笨蛋。我们不能因为对方在某些领域的欠缺和误解、看待问题的不同的角度等就轻易地给对方打上一个「笨蛋」的标签并终止进一步的沟通。如果对方和你不在一个频道上,你就想办法让他靠近你的频道。让别人简单快速地理解你也是一件值得不断打磨的事情。就这点上,我非常坚持 nice 度优先的原则,99% 的情况下保持开放且 nice 的氛围,不随意批评别人(哪怕别人确实是错的),更不随意进行不礼貌的人身攻击。对方有问题的地方,尽可能引导他自己得出结论,让他自己发现问题。

  7. 多换位思考

    换位思考是培养自己思辨能力的好方法。换位思考其实是一种共情能力,你要主动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。比如做技术中台的同学和一线业务的同学沟通,大家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去理解对方。技术中台可能追求的是通用性,一线业务的同学可能追求的是对业务尽可能少的侵入。如果这时候不换位思考去想想大家思考的链路,很多时候都会闹得不欢而散。

技巧和原则的背后

由于每一个人不同的生活背景,大家对「沟通」这件事有着哈姆雷特式的解读。这其实和绘画和文学很像,只不过绘画和文学可以用图和文字来作为沟通的载体。我认为隐藏在技巧和原则背后的高效沟通无非就是:让人懂你让你懂人。因此,「高效沟通」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,而学习艺术光靠努力勤奋是不够的,还得靠悟性。